2005年9月12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副刊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苹果的联想
  一只苹果,有一点烂,是不是就扔了呢?我想还是不扔的好。只要把烂了的部分剜去,它还可以吃,仍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如果就这样随手扔掉,实在太可惜,是一种浪费。
  省未管所自从推出水果套餐新举措以来,未成年犯每天中午都可以吃到一只水果。这真是前所未有的好事。但是,随之而来也有些不好的现象发生,就是少数未成年犯拿到稍有点烂的苹果,甚至只是一些碰伤便大手大脚地把整个苹果扔掉了。
  看着这些被扔掉了的苹果,我的思维突然间又落回自己身上。我想,我们这些正在服刑的人,恰如一只只有点烂的苹果,社会并没有因为这些苹果有些烂,便一古脑儿全扔到垃圾桶里去,而是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来改造、教育和挽救我们,目的是帮助我们剜去烂的部分,使我们成为一只虽然有所残缺但仍然有一定营养价值的还可以吃的苹果。凡是怀有真诚悔过之意的罪人,都能体会到这番良苦用心。所以,既然社会如此爱惜我们,我们自己更应该爱惜自己,万不可自暴自弃,以烂为烂。因为,全盘否定自我,同样是对生命的糟踏和浪费。
  当然,这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剜去苹果上那已经烂掉了的部分。决不能因为怕痛不敢去剜,或心存侥幸不肯去剜,也不能剜一点留一点,自己原谅自己。若如此,已经烂掉的部分非但去不掉,还会蔓延开来,直至整个苹果全部烂光,最终只有一丢了之。这实在是最可怕的结果。
  其实,人生并不完美。有位哲人曾经这样比喻:“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而对于负罪在身的我们来讲,上帝的这一口咬得真狠真大。可是,再大再狠也要把这烂洞剜去。这种灵魂上的剜苹果确实像一场革命,它是痛苦的,又是喜乐的,因为这是告别旧我的一次飞跃,是人生的彻悟和超越,理应充满悲喜交集的体验。很巧,著名作家冯骥才也在一篇散文中说到过剜苹果的人生启迪。他说:“剜苹果本是面对腐败与不幸,但在剜的过程中却可以生出乐观与信心,满足与自豪。”
  一只苹果,有一点烂,不要紧,把烂的部分剜去就可以了;自己有了罪错,就象剜苹果那样,坚决地改了,就一定还能站起来再前进。这,就是我关于苹果的一点联想。(王建人)